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总数突破500台:Q2获BG等至少14家长线基金增持
引言 2025年7月17日,“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宣布:旗下无人驾驶小巴 Robobus(下称“文远小巴”)于新加坡RWS圣淘沙名胜世界开始以“车内无安全员”的模式进行运营。由此,文远
无人车,即无人驾驶车辆,是一种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雷达、导航定位、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等多种技术,实现自主规划、感知环境、决策行动和执行操作,无需人类驾驶员直接操控的智能车辆
当发生车辆和行人的碰撞事故时,车速越快,行人受到严重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大。日前,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研究之后发现,除了车速,撞击车辆的高度也会加剧行人的伤害风险,尤其是车头更高的车辆,高速碰撞的风险会促进增加
☆证券之星 新能源汽车行业周报 据上海有色网,截止11月15日,电池级碳酸锂7.69-8.05万元/吨,均价7.87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7.455-7.555万元/吨,均价7.505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00元/吨
近期,车质网发布的《2024年10月国内汽车投诉排行及分析报告》显示,该月服务问题投诉量涨幅高于质量上的问题,较9月上涨10.4%。回顾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花了钱的人服务问题的反馈也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对汽车售后服务的要求日益升级
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迅猛,智能化进程加速,高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也逐渐在中低端车型上搭载,汽车智能化时代已然到来。每当聊到智能汽车时,都会有一个跳不过去的话题,那就是信息安全。不同于传统汽车依赖机械和电子系统
6月4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以下统称“四部门”)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四部门组织专家对首次集中申报的方案进行了初审和择优评审,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12月15日,在线租车自驾游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租车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67%,较2019年增长超10倍,创下新纪录,双十一期间创造2023年年内单日预订峰值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汽车慢慢的变成了人类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我国在汽车用量大幅度增长,在汽车产业快速地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持续不断的增加的同时,汽车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即汽车尾气污染。汽车尾气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张楠 冲刺IPO的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有为”),纵观其招股书,“依赖”是关键词之一。 01 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需警惕 天有为主要是做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深圳三部门约谈滴滴高德进行整改,此前网约车行业已多次被要求加强监管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两家头部平台做警示约谈。约谈会上,3家主管部门指出两家平台均存在涉嫌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安全稳定的投诉与舆情
在以往的汽车安全技术上,侧重点在于减少汽车事故造成的损失,然而随着汽车工业蒸蒸日上及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流量不断增大,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驾驶员所承受的压力慢慢的变大。在汽车安全问题中,汽车相撞问题已逐渐面向智能化控制管理
近年来随着互联汽车的普及与利用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连接更多服务的同时,网络攻击的威胁也在持续升级。NTT通信株式会社(以下简称“NTT Com”)与株式会社电装(以下简称“电装”)将开始合作,提供
9月16日,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题的国际展会,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展览会吸引了数十家头部无人驾驶企业、龙头车企及造车新势力参展
Autotalks是V2X(车联网)通信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V2X芯片组已被两家中国大型汽车制造商授予乘用车的量产项目。根据协议,两家制造商的旗舰品牌汽车将装备Autotalks的V2X。第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将于2023年下半年在中国推出装备V2X的车辆
随着汽车数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汽车追尾在交通事故中占到30%-40%,对于汽车出行的安全问题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受伤或死亡汽车防撞系统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在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相关法规的大力推进和车辆主动安全设备技术升级迭代的双向驱动下汽车防撞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中国专用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福田汽车(600166)、江淮汽车(600418)、长安汽车(000625)、东风汽车(600006)、三一重工(600031)、中国重汽(60198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导读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商业落地的进程也逐步加快,城市末端配送最后三公里——无人配送作为一块巨大的市场,是无人驾驶技术最有望率先落地的场景之一,当然也成为了大厂和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的青睐之地
目前超高超限车辆对桥梁损毁日益严重,为保障道路行驶安全,交通部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中,对于运输车辆的高和宽给出了详细规定。下面工采网小编和大家一起看看激光雷达传感器在车辆限高应用中的解决方案
吉利商用车集团在前不久举办了一场“吉利商用车远程星智新品上市发布会”,来自上饶市政府、吉利商用车集团以及合作伙伴、行业专家学者、主流媒体等百余位嘉宾出席并见证此次活动。狮桥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受邀参加,狮桥集团副总裁刘一杉女士出席并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盖世汽车讯 据外国媒体报道,美国参议院正在讨论一项价值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其中一项条款指示美国监督管理的机构强制要求使用被动技术防止司机酒后启动汽车,每年可避免1万多人死亡。该法案将要求美国运输部在三年内设定一个技术安全标准,若新标准是“合理的,可行的,适当的”,汽车制造商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满足标准
【太平洋汽车网 新车频道】7月28日,迈凯伦官方发布了品牌史上最强敞篷跑车——迈凯伦765LT(询底价|查参配) Spider。新车相比于迈凯伦765LT,采用了一套碳纤维材质的硬顶敞篷结构,并限量发售765台
IT之家 7 月 25 日消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7 月 23 日公开了一项名为“智能汽车的操控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的专利,专利公开号为 CN113160590A。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一
眼下已入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最为闷热的时节,祖国大地温度一片飘红。在高温之下不仅人要好好防晒防暑,用车时也有许多问题是需要注意,不仅涉及车辆的使用状况,还包括一些用车安全的问题。今天阿贵君就来给大家盘一盘夏季高温用车必须要格外注意的事项
今年3月,小米(港交所股份代号1810)发布自愿性公告,确认董事会已经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其中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全球汽车快讯 据外国媒体报道,要是您了解日本车,想必一定听过Kei汽车(Kei car)。从字面意思上讲,这是一款轻型小轿车,是车企针对二次大战后日本疲弱的经济实力而推出的车辆。然而,由于我们当前所处世界的动态变化非常快,未来车辆的设计也不仅限于传统车辆的设计样式
今天是2021年上半年最后一天,马上就要进入下半年了。从7月开始,一批新规将开始实施,可能会影响你的车子和钱袋子,包括:机动车召回由安全召回扩展至排放召回、机动车实行“一车一票”、全国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实施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等
小米造车再传新消息。6月22日消息,近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公开“车辆功能操控方法、车辆功能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开号为CN112995948A,申请日期为2021年2月。该专利可实现在提供无感控制功能时,降低车辆与终端的功耗,并减少硬件成本
6月17日消息,今日,从企查查网站了解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了一项“一种车联网的异常行为检测的新方法、装置和系统”专利,申请日为2018年11月20日,公开号为CN111200799B,公开日为6月15日
用民生视角报道汽车资讯 / 左右观车6月16日报道——在国内市场,沃尔沃品牌一度有着“最安全”的美誉,很多购买该品牌的车主,看中的就是它的安全性。但是最近几年,沃尔沃品牌似乎没有守住“底线”,时不时爆出跟安全相关的汽车质量上的问题,让很多喜爱这个品牌的车主难以接受
全球汽车快讯 据外国媒体报道,美国军方的科研人员研发了一款新方程式(formula),或将为怎么样打造节能、高效的足式机器人(legged robot)带来全新的见解。动态发展的军用车辆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发展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导读 /虽然现在的无人驾驶概念热度很高,各家发展的策略也都大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识就是现阶段还不能在任何一种场景下进行大规模的落地。因此很多人都对无人驾驶技术报有质疑的态度,尤其当看到无人驾驶车辆上还配载了安全员时,更觉得享受到无人驾驶带来的便利与安全仿佛是天方夜谭,还很遥远
冬天和夏天,我们现在室内基本都已离不开空调,习惯了舒适的恒温环境了。办公室或是家里,我们会开空调,但有人开车的时候就不愿意开空调,觉得费油,成本高。尤其是夏天,很多人为了省油选择开窗不开空提调,那车载空调真的很耗油么? 车载空调制冷与制热的方式是不同的
DoNews(卢逸恺)广汽集团昨日透露,公司目前在与华为共同开发L4级无人驾驶车辆,计划将于2024年量产。对于合作车型量产后是否交给华为来销售,广汽集团表示目前暂无可对外披露的信息。据悉,从 2017 年开始,广汽集团先后两次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华为此前曾多次重申公司策略不变: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今日,从企查查网站了解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了一项“一种车辆数字化自动遮光的方法及遮光系统”专利,申请日为2020年12月31日,公开号为CN112789185A,公开日为5月11日
很多车手都说过:车辆的操控性能,其实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一辆车的操控好不好,在于车和人之间的沟通、在于转向的精准程度、在于车辆实际过弯时的极限……但也有很多人把车辆的操控和动态安全性说得很具象化、说得很数值化,甚至有的人觉得:麋鹿测试的成绩,就代表了一辆车的操控水平
文|营哥引言:首台可以合法上路的L3级无人驾驶车辆,终于面世,但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无人驾驶领域的头部玩家,不是特斯拉,不是奥迪也并非奔驰S级,反而是在自动驾驶领域名不见经传的本田。上上周,本田正式开启了全球首台法律可运行上路的L3级自动驾驶车辆——Legend(里程)的预售
电车汇消息:3月10日,工信部对申报第34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车型进行了公示,本批公示有175个新能源整车产品做申报,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共有50款,客车有31款,专用车有94款
车辆召回不是什么新鲜事儿,2020年全年,各个车企总计备案召回涉及缺陷汽车数量超越600万辆,其中4月、11月和12月单月召回车辆数量超百万,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背后的原因各有不同,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导